没了手机,听说你连“玩”都不会!
如果有手机没电、或者无法使用。
你是否还内心有趣,让自己或者别人快乐?
在那些没有数字游戏、圣光玩具的时代,
孩子们是因为什么而乐此不疲?
翻开这本
《Toys. 100 Years of All-American Toy Ads》
(下称“《Toys》”)
坐上别人的“时光机”,
一下子穿梭到百年前的美国,
去看看一个世纪以来的玩具,
呈现出哪些有趣的想象吧!
“十年”为一期,“百年”为一册。
玩具史是媒介。
玩具史即是社会史、科技史、文化史。
这本《Toys》以时间为尺度,
流利地将近百年儿童玩具广告史拆解为8个板块。
其中,在Introduction部分,
我们还可以触摸到一条“骨感”的广告发展编年史:
从1900年,一直延展到1993年,
言简意赅地标注出了
在每一个广告历史节点上的突出事件。
作为一本Ads汇编集,
《Toys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,
收录了千幅精美广告画报,
因此,其具象地勾勒出一幅
上世纪美国的大众文化光谱。
其中,在视觉冲击力上,尤以每一“十年”为分期的大开本章节海报为最。
隔着手机屏幕的各位读者,
想必是无法体验到在现实里像这样
“开卷有异(想天开)”的快乐吧!
除此之外,《Toys》作为一把沉甸甸的钥匙,
也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广告这种“符码”背后的文化意味。
首先,儿童广告根据boy/girl性别划分受众群体:
男孩子的广告多有
运动、军工、科技、牛仔与超级英雄等主题;
女孩子的广告多有
家务、洋娃娃、食物烘培等主题。
以上可以看到,
这些陈列在《Toys》中的时尚“洋娃娃”,
透过广告这一扇“媒介之窗”的滤镜,
焕发出绮丽多姿的色彩。
恰巧,在世博图书馆入藏了
1939年纽约世博会官方授权的玩具
paper doll(纸质换装娃娃)
可供各国的小孩穿上其他国家的服饰,
从而实现跨国“与子同袍”!
世博图书馆数字资源库也已经发布了该资源,
其中也有中国娃娃,她和她的服装是什么样子呢?
自己来看吧~
对了,你是否觉得纸娃娃是洋娃娃的平替?
NONONO。
早期它是大家高攀不起的样子。
Paper doll最早诞生于18世纪路易十五统治期间的法国巴黎,
同一时期,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,英国同样亦有纸娃娃现身,
用来嘲讽统治者或者演绎道德故事。
但后来,出于物质匮乏、纸张资源紧缺,这种精致但易损的玩具,
渐渐演变为彼时名副其实的“轻奢”代表了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直到纸浆研磨机的发明和石版印刷技术
的普及,Paper doll得以终结西方版“洛阳纸贵”的时代~
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美国,这种玩具因为工业化的生产,大大降低了娃娃的成本提高
了生产效率,外加本就以精致唯美见长的外表,很快便笼络了大量少女的“芳心”。
QQ秀等电子换装应用
是不是和这款游戏异曲同工呢?
另外,玩具商家也多受制于时代与社会的因素,
产品也折射出了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,
诸如西部牛仔、战争、科技发展等等。
什么?你说我们只知道玩?
不,我们馆藏的1867年《大众画报》就认为:
(游戏是)一个家庭的欢乐时光。
如若你也想用自己的双眼来
亲自玩赏这些有意思的玩具广告,
快来世博图书馆,
趁它还没被其他读者借走,
好好品味一番吧!
参考资料:
Little thing. What you think of as a cheap paper doll isactually a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 origin! [EB/OL].(2018-6-8)[2022-11-21]. 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DJPH4QEA0514DUAF.html
文案:赵烨